发布日期:2024-09-02 12:30 点击次数:127
彭静山,1909年生,是辽宁开原人,他是个孤儿得到叔父的资助,从15岁开始学医,到了22岁正式行医,是著名的针灸大师,不光在针灸上造诣很高,还精通内、外、妇、儿科等中医学科。
他在70年的从医生涯中练就了一身针灸绝技,而且自创了“眼针疗法”,用于治疗中风等疾病,效果显著,成为了针灸界很难绕过的一座高山。他所写的针灸书籍也成为了学习针灸的必读书籍。
从小失去父亲的彭静山一直由叔父照应,他的叔父为了让他日后有所出息,为他拼凑起学费,将他送到了“必仁医学社”学习中医。
他跟着刘景川老师学会了《濒湖脉学》、《内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药性赋》等诸多医学经典。
学了二年,彭静山便和医学社的5位同学一起通过了开原县组织的中医考试,但是由于没有行医经验,最终没能获得行医执照。
这让他意识到跟着刘景川老师只懂医理而不会医术是不行的,于是在第三年,他便离开了必仁医学社。
图片
彭静山这次选择了刘景贤老师,当时的刘景贤年轻有为,开设有“瑞霖医社”,在当地颇有名气,找他看病的病人很多。
但是刘景贤在看病时只喜欢高谈阔论却不谈医理,给病人开的药物也以丸药为主,很少开方。
这又让彭景山产生了疑惑,第一位老师只懂医理不会看病,这位老师会看病却不谈医理,这样怎么才能将理论和临床实践联系到一起呢?他学的仍然糊涂。
就在他困惑无助时,正好开原来了一位叫作唐云阁的针灸医生,他针灸医术很高明,于是彭静山便和刘景贤一起拜唐先生为师。
图片
唐先生授课讲到点穴步骤时,要按学费来分班上课,但是他家境贫寒,拿不出钱来学辨穴,勉强借来5元钱才能分到丙班,360个人体大穴,他只能学到70个,无奈只好放弃。
开原县当时别无名医,彭静山的叔父又想方设法将他送到沈阳拜了名医马二琴为师,在马先生那学习了二年,才让他终于窥到中医的奥秘,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。
不仅弄懂了过去读过但不理解的医经字句,还补学了《温病条辨》,跟着马老学习,让彭静山的医术终得精进。
图片
在他22岁时终于能够开业行医了,随着他治愈病人人数的增加,他的名声也慢慢打响了。
解放后,彭静山行医开始以针灸为重点,他在以前学习的70个穴位的基础上,又摸索学习了其他的穴位知识。
但是由于历史原因,他因受到残酷迫害导致耳聋,后来他做了内科医生。由于耳聋无法听诊,也不方便为病人量血压,他就采用中医望诊法诊病,在不断临床实践摸索中,他创造出了“眼针疗法”,可以观眼察病。
自从眼针疗法公布后,受到了医学界的肯定,眼针疗法也得到了推广应用,甚至影响到了海内外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